上一页 | 1 | 2 | 3 | 4 | 5 | 下一页
/5页
go

主题:宋卫平:从绿城“被破产”说起

发表于2011-11-03
11月1日,子夜,有记者致电,问我:“绿城是申请破产了吗”?按时髦一点的说法,这真是个冷幽默。我笑,也颇为无奈。

  在此调控深秋,绿城似乎成了一些人眼里的风向标。绿城现状如何,这大概是很多人心头急不可耐要探知的一个题目,由此传出了些风言风语。我愿意把这些传言理解为大众对绿城的关注和爱护。所以,深夜发文,意在感谢诸位,也向大家报道,绿城目前一切尚好。

  对绿城而言,这些谣传听来虽令我们有些不适,但却也令我们觉得,此刻有必要跳出自身视野,看看整个行业的生存境遇。秋日天凉,并非只笼罩一城一池,今日由于调控严厉遭遇生存困境的,是中国整个房地产行业。

  大约一个月前,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已经说过,其实绿城无需引起大家如此大的担忧。一方面,绿城在努力抓销售,另一方面,我们有腾挪的余地,可以出让一部分项目的股权解决资金上的问题。绿城对危机并非没有预案,到目前为止,一切都在我们可控范围内。我们有足够的信心,与行业一起,度过寒冬。绿城离破产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。此间,无论如何,我们决不放弃绿城所秉持的理念,走正道,尽人力,听天命。

  但显然,并非所有的房地产商都能和绿城一样幸运,有其腾挪的空间。眼下房地产业的普遍情况是:量价齐跌,市场萎缩,各地库存大量积压,中小房地产商岌岌可危。照此境况,再持续一段时间,中国的很多房地产商恐怕就真的要面临倒闭的状态。这句话是不是危言耸听?业内人心中自有明镜吧?

  企业左右不了市场,正如人力不能真正战胜天命。对于企业来说,命运只有两个字,生、死。无他。我们所能探讨的,是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,如何找出一条活路,穿越寒冬。
发表于2011-11-03

  今天我将这个问题提给自己、提给行业内人士,也提请有关部门审视,是想强调,市场若一直处于如此萧条状态,停留于谷底,恐怕一些企业真就会走上绝路。销售不畅,加上信贷紧缩,一个最符合逻辑的推断就是企业过不了年关。届时,有的企业或许申请倒闭,有的则是开发商跑路,更有甚者,怕有更多的悲剧要发生。然而,我们却又不能回避,在房地产行业的河流里,那些原本稚嫩而可爱的虾米们,它们能经得起更长久的考验吗?


  另外,我们上下游产业链上的那些兄弟,那些建材商,那些施工队,那些等待工钱回家过年的农民工兄弟们,这是多大的人群?这个人群是否需要我们去认真考虑他们的生计?此外,如果房地产行业真的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,全线萎顿,房价大幅下降,那么,那些受益于改革开放而先富起来的人,他们的资产会缩水多少?30%,还是40%?50%?如此缩水,他们可以接受吗?前段时间,由于退房潮引发的业主闹事,固然于法于理是不对的,但将心比心,我们是否应给予情感上的理解呢?


  今日今时,绿城的难处,是整个行业共同的难处。但绿城一直在奋力前行,也希望整个行业可以渡过难关。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抱有信心,对中国人民以勤劳致富,用奋斗改变生活的理念抱有信心,只要这两点是事实,那么我们就可以坚定地说:绿城仍然要坚持我们的理想,为城市创造美丽。我们依然要向客户解释、说明、展示我们的产品的价值所在;我们依然恳请客户们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;我们依然以绿城三万员工为后盾,不论明天风景如何,都鼓足干劲,做最有耐心、最努力、最持续的坚持。


  我们相信,政府可以把握大局,站在更高远的立场上为整个房地产行业谋生路。一切,都有改善调整的过程,在此过程中,我们或许会经历一些苦痛,但最终,我们相信所有的努力都应该得到回报。相信,天道酬勤,这,应该是这个社会的主旋律。

发表于2011-11-03

听宋董一番话,让我们觉得很是有感触,谁在说绿城破产我跟你们急啊~!!!

发表于2011-11-03

我对绿城深信不疑

发表于2011-11-04
  绿城木有问题的。
发表于2011-11-15
发表于2011-11-20
谣言恐怖啊
发表于2011-11-20
发表于2011-11-20
发表于2011-11-21
华润也不行
上一页 | 1 | 2 | 3 | 4 | 5 | 下一页
/5页
go